一、冷涡压境,全国气温南低北高,南方清凉出圈
5月22日前后,在冷涡系统持续东移并逐渐南压的影响下,我国的降雨范围显著收缩,主要集中在华南、江南南部和云贵高原一带,而北方大部则转为晴朗干燥天气。雨水虽退场,但空气中的冷并没有走远,相反,还在悄悄推进。气温数据显示,当日下午,全国多个区域出现气温倒挂现象。例如哈尔滨国家站的16时气温与广州仅相差0.5℃,福州仅22℃,比北京还低了整整4.5℃。而昆明的14.1℃,更是跌入了全国倒数,仅比青藏高原上的几个高寒点位稍高。原本应当阳光灿烂、热浪初起的南方,竟反而成了清凉地带,让不少市民感慨“这是回到了三月”。
从空间格局来看,这一轮清凉气团不再仅限于局地,而是大范围深入华南腹地,形成了明显的南低北高温差结构。东北、华北一带由于云量减少、地表升温条件良好,气温持续上扬,已经迈入夏日节奏。最新预报显示,未来两天,东北平原的最高气温将普遍突破30℃,部分区域甚至可达32℃以上。与此同时,华南和江南南部的冷空气包裹仍在继续。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湖南等地的白天气温维持在23℃至28℃之间,夜间则普遍跌破20℃。南宁、桂林等城市在清晨时段甚至有明显的早春体感,外出仍需披上薄外套。云南和贵州受地形与湿冷空气双重影响,体感湿冷持续,短袖出门多有不适。
二、季风酝酿中,5月末将迎南方最强暴雨过程
正当大多数人还在享受这波五月少见的清凉假期时,中央气象台已经发出重要预警:随着南海季风逐步爆发,5月27日至29日,我国南方将迎来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大范围降雨过程,强度强、影响广、持续时间集中,需高度警惕。
根据中央气象台的预报,5月27日起,受南海夏季风初次爆发影响,大量暖湿气流将迅速向北输送,并在江南和华南地区与中高纬度的冷空气交汇,形成典型的锋面型暴雨带。届时,贵州、广西、湖南将率先成为首轮暴雨的主战场,局地伴有雷暴大风、短时强降雨乃至冰雹等强对流天气。
到了5月28日,暴雨过程进入最强阶段,降水中心将逐步东移扩展至江西、福建、广东等地。强降雨的分布将覆盖数省,尤其是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一线,部分区域有可能出现大暴雨,局地或有特大暴雨落区,24小时内累计雨量或突破150毫米,甚至局部达到200毫米以上。这样的降雨强度不仅对城市排水系统构成挑战,也可能引发山洪、滑坡等次生灾害。
5月29日,降雨带将迅速南压并逐步移出华南地区,这一轮季风暴雨过程随之结束。但它的余威不会马上消散,湿热空气的回流、高湿度的环境,将让南方从前几日的清凉直接切换回典型梅雨闷热状态,为后续持续性降雨和夏季高温打下基础。
三、清凉窗口即将关闭,梅雨季节或提前发力
这场季风前的清凉可以说是暴风雨前的宁静,虽然暂时带来了体感舒适和一定的农业修复期,但从天气趋势来看,这种状态并不会持续太久。一旦南海季风真正建立,锋面系统将更加活跃,梅雨带也将随之成型,江南、华南将进入降雨频繁、湿度剧增的典型梅雨季模式。按照目前超级计算机形势分析,今年的南海季风有望在5月下旬提前爆发,相比常年平均值略偏早几天。这意味着梅雨锋也将提前建立,对于江浙沪、皖南、湘赣闽粤等地来说,将比往年更早地步入雨水连绵不断的阶段。考虑到此前已有数轮暴雨侵袭,部分地区土壤含水量饱和,未来几周内发生内涝、滑坡等灾害的风险较高。
此外,强降雨过后南方空气湿度将迅速升高,叠加地面升温,容易出现闷蒸感明显的桑拿天气。尤其是在广东、广西等低纬度区域,降雨结束后气温将快速反弹至30℃以上,而空气湿度仍居高不下,形成典型的“湿热双打”体验。
短期来看,25日至26日仍是南方一带的清凉尾声,是户外活动、农事安排的较好时间窗口。建议朋友们合理规划出行与日常生活,同时远离河流低洼地带、山地地质灾害易发区。而总体上,5月中下旬的天气形势极为复杂。从目前的气象演变来看,这一轮冷空气带来的反常清凉只是短暂现象。一旦季风爆发,南方将进入真正的雨季节奏,局地暴雨、强对流将频繁登场。既要珍惜眼前的舒爽,也要为接下来持续性强降水做好心理和实际准备。季节转折已到临界点,气候节奏即将进入夏之战鼓的密集节奏。
标题:大范围5月罕见清凉深入南方,最强新暴雨来袭确定,分析:季风爆发
地址:http://www.hmhjcl.com/zixun/525286.html